以打呵欠來提醒
其實在疲憊的時候,人體才會透過「打哈欠」這動作來傳達勞累訊息。那麼我們可以逆向操作,先打哈欠,可以提前把瞌睡蟲趕走,重新喚醒大腦!打哈欠時,嘴巴張開深深吸一口氣,而下巴與全身的肌肉也跟著伸展開來,具有放鬆人體神經、肌肉的作用,對喚醒大腦、提升注意力十分有幫助。
眨眼濕潤眼球
在日常生活中,眼睛都被經常使用,因此非常容易疲勞,甚至出現眼睛乾澀、痠疼等症狀。而「眨眼睛」的動作,可讓眼淚濕潤角膜,並清除掉眼中的雜質,讓角膜更能吸收營養成分,保護眼睛。不妨試著在每20分鐘就往遠處看個20秒,能迅速地消除眼睛疲勞。
拉耳朵刺激淋巴
中醫提出,我們的耳朵雖小,但卻擁有許多能防病治病的重要穴位。此外,拉耳朵的動作可刺激耳朵附近的淋巴腺,讓全身的血液循環更通暢。疲勞時,拉拉耳朵可以鬆弛眼睛跟腦的緊張,將更多氧氣送進入腦中。
沖熱水涼促進血液循環
熱水涼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,加強新陳代謝,並在大量排汗過程中釋放壓力,讓全身放鬆。建議水溫為42度,浸泡時間宜為10~15分鐘,不要超過20分鐘。
多接觸大自然,吸收負離子與植物芬多精
人體細胞膜保持著外側帶正電,內側帶負電的狀態,當負離子接觸細胞膜的時候,會讓細胞膜的廢物排出,把細胞膜外的氧分與氧氣帶入,具有活化新陳代謝的功效。然而,在綠色大自然的空氣中存在許多負離子,而且綠色對光反射率在30%~40%之中,對人的眼睛視網膜組織的刺激適宜,有利於消除人在室內長時間看書的視覺疲勞,並使肺功能、嗅覺功能和聽覺功能及思維能力的靈敏性和大腦神經的放鬆。
午休小睡24分鐘
紐約市立大學(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)研究顯示,若能在忙碌時,休息24分鐘的睡眠,便能有效提升個人的認知能力。他們做了個實驗,觀察受試者是否能辨識出不同物件之間具有文字或數字的相關性,結果發現,經過短暫小睡的人,辨識能力較好。若真的感到疲備時,不妨利用午休時間小睡,更能有效恢復體力和思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