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A day is long, a year is short.」這是二十歲那年去美國打工獨旅那年,一個同事告訴我的。她輕描淡寫,但這句話在我心中種下、然後萌芽,近幾年開始慢慢有了深刻的體悟。你有沒有曾經在街上疾步時,突然聞到熟悉的香味,令你駐足想往腦海深處挖掘卻無從尋獲;有沒有突然想到那些年流行的電視劇原聲帶,上網查了查才發現已經距今十年,卻仍沉醉那些對你來說永不過時的片段。
有時候的我,會陷入回憶無法自拔,童年的無憂無慮對比今天出社會的自己,開心有時、難過有時,因為心裡裝了太多煩惱,工作、感情、存款與各種規劃,一年中發自內心大笑的機會屈指可數,張愛玲說:「回憶總是惆悵的,快樂的讓人覺得,一切都完了,難過的想來仍是傷心。」於是我想問,回憶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
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,好多大人都是如此,日子裡令人生厭、不耐的片段也有,卻仍然能坦然迎接未來,在許多觀察與歸納中,我發現了—成長是即使回憶令人惆悵,也不再留太多篇幅給過去。
心中有個小角落給曾經來去的人,也仍然能用盡全力愛面前這位;常想起過去生活的場域、和玩伴的秘密基地,回過頭也能精神一振,為了想買的奢侈品、車、房而努力;偶爾沉醉在一幕幕回憶中,卻甩甩頭繼續踩穩腳下每一步。這是時間的魔法,讓我們體驗了美好,但只能不斷朝未來輸送,但那些最終留在你的血液中、組成了你之所以是你的每個部分,肯定了你無可替代的價值。
所以別再吁嘆那些逝去,他們沒有消失,而是在我們身上,帶著迎接新的挑戰。告訴自己;「你已經做得很好了,仍舊還是那最無瑕的自己。」繼續前進、撥雲見日吧!